最近看到伊能靜公布當初和哈林離婚的真正原因,是因為她把哈林當成醫生了,想要讓他來治癒自己的所有疾病,而忽略了對方和自己結婚其實只是想一起談戀愛過日子..... 有點感觸,莫名想起以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發表「女生學歷不要太高,否則很難嫁出去」的看法,認為女生不要想說要去國外唸書、要去看看不同的世界,而是應該趁年輕多認識人,儲存口袋人選與提升嫁出去的機會。若是在年輕時,把時間花在唸書或工作上,只會讓自己成為嫁不出去的高危險群。

         我那時只覺得,何必強把自己的價值觀架在別人身上,然後去批判其他人的選擇?這些人不結婚,有礙到自己、對自己造成傷害或不便嗎?

         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愛強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別人身上,喜歡用自己心中自以為是的正義去壓迫別人,所以才對女人造就「女生不結婚就是怪異、有問題、眼光太高、學歷太高、嫁不出去很可憐」這樣的社會壓力呢?再加上從小用童話故事千篇一律「王子拯救受難的公主」的劇情洗腦小女孩,以至於很多女性都覺得,婚姻是自己人生的解答,踏入婚姻找到另一半就可以得到救贖。

         但現實真的是如此嗎?只用幾頁就講完的童話故事,都是濃縮精簡之後的,都是嘎然而止在接吻或是婚禮當天、有多少告訴女孩們婚姻之後的現實呢?

         若屈就在現實與社會的期待和壓力下,然後因為年紀到了、時間到了,就隨便找個人結婚,是不是能過著幸福人生,絕對是個未知數。

         為什麼學歷太高的女人找不到對象?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而進化了,開智了...我們懂得為自己著想、盡量不要戀愛腦、知道要去思考自己人生的目標、究竟要的是什麼、寧可等待不願屈就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況且,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本來就不一樣,假如這個人她很急著結婚,但因為「學歷太高」太挑剔而找不到對象,也許旁人還可以這樣落井下石,但要用這個觀點泛指所有女性就實在太極端了,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、不、一、樣,有人想結婚,有人不想結婚,有人想生小孩,有人不想生養,有人想當家庭主婦,有人只想追求學術知識或工作上的成就,當然也有人想要試著在中間取得一個平衡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,而旁人必須要尊重這樣的權利。

        有人以為結婚就是生命的一切解答,有了家庭生活與另一半,人就會快樂。

        但事實上呢?一個不快樂的人,若這個人本質是不快樂的、是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,那不管在哪裡,在單身時或在婚姻裡,他/她都會恆常感到孤單,更悲慘的是,因為多了另一半的存在,相對失去自由,也必須承擔對方的情緒或是壓力,孤單還會加倍。也許就像當初的伊能小姐一樣,想抓住哈林這塊浮木,雖然浮木抓住了,但也只是把浮木拖進了深淵。除非自己改變,誠如她說自己經過了幾年的沉澱,心境改變之後,才能在目前的婚姻裡完成自我救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直到現在,我還是認為結婚不是一切的解答。

        這世上也沒有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,而童話故事的「The End」在現實生活中,永遠只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,人生在死亡以前,都是一個永不結束的故事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     在自己沒有準備好、下定必死決心或沒有正確認識婚姻生活之前,為結婚而結婚,常常不是幸福的終站,而是不幸的開端。

        Some thoughts after so many years of searching what I want...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tica 的頭像
    martica

    瑪小姐 MARTICA 的美麗新世界

    mart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